地包天是一种常见的牙齿和颌面畸形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对咀嚼、发音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。了解导致地包天的相关疾病以及有效的矫正方法,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两个重要的方面。
一、可能导致地包天的疾病
遗传因素相关疾病
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增加地包天的发生风险。例如,家族性遗传的下颌前突综合征,其特征表现为下颌骨过度生长,导致明显的地包天。
据研究,约有15%-20%的地包天病例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。
口腔不良习惯相关疾病
长期的口腔不良习惯,如吮指、咬上唇等,可能导致肌肉力量失衡,从而引发地包天。
其中,吮指习惯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较高,约25%的长期吮指儿童可能出现地包天。
呼吸道疾病
腺样体肥大、扁桃体肥大等呼吸道疾病,可能导致儿童长期张口呼吸,使下颌骨位置异常,进而形成地包天。
一项针对腺样体肥大儿童的调查发现,约30%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包天。
佝偻病
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,引起骨骼发育异常。在颌面骨骼方面,可能表现为上颌骨发育不足,下颌骨相对前突,形成地包天。
二、地包天的矫正方法
早期干预矫正(儿童时期)
活动矫治器:适用于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儿童,通过调整牙齿和颌骨的生长方向来纠正地包天。例如,颌垫舌簧矫治器,可以阻止下颌前伸,促进上颌发育。
功能矫治器:对于存在功能性因素的地包天,如下颌前伸习惯,功能矫治器可以引导下颌回到正常位置,同时刺激上颌生长。常见的有FR-Ⅲ型功能矫治器。
早期干预矫正通常在3-12岁进行,矫正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2年,成功率可达70%-80%。
青少年及成人固定矫治
金属托槽矫治器:通过在牙齿上粘贴金属托槽,利用弓丝的力量移动牙齿,调整咬合关系。
陶瓷托槽矫治器:与金属托槽类似,但托槽颜色更接近牙齿,美观性较好。
固定矫治的时间一般为1-3年,具体取决于畸形的严重程度。
隐形矫治
采用透明的可摘戴矫治器,美观舒适,患者可以自行摘戴。通过一系列个性化定制的矫治器逐步矫正牙齿。
适合轻中度地包天患者,矫正时间与固定矫治相近。
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(严重骨性地包天)
对于严重的骨性地包天,单纯正畸治疗效果不佳时,需要正颌外科手术与正畸治疗联合。手术通过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和关系来纠正畸形,术前和术后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来排齐牙齿,调整咬合。
这种联合治疗方法较为复杂,治疗时间较长,但效果显著。
三、地包天矫正的时机选择
乳牙期(3-5岁)
此时若发现地包天,应尽早矫正,有利于上颌骨的正常发育,防止畸形加重。
替牙期(6-12岁)
可以根据牙齿和颌骨的生长情况,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,引导牙齿和颌骨的正常生长。
恒牙期(12岁以后)
如果地包天未得到及时矫正,在恒牙期仍可以进行矫正,但对于严重的骨性地包天,可能需要正颌手术。
四、地包天矫正后的注意事项
保持口腔卫生
矫正期间,食物残渣容易积聚在矫治器周围,应加强口腔清洁,使用专用牙刷、牙线等工具。
饮食注意
避免食用过硬、过黏的食物,以防损坏矫治器或影响矫正效果。
按时复诊
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,以便及时调整矫治方案。
佩戴保持器
矫正结束后,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,防止牙齿复位。
总之,了解导致地包天的疾病以及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,对于改善地包天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通过以上的科普,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。